- · 重大喜讯:省农科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01/22]
- · ‘浙粳99’再次双破双创“浙江农业之最”记录[12/17]
- · 省农科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资助[12/14]
- · 省委书记袁家军莅临省农博会省农科院展区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工作[11/20]
-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者发现新的稻瘟病菌细胞自噬抑制因子[11/12]
- · 省农科院选育甜玉米新品种‘浙甜19’打破浙江秋季鲜食甜玉米鲜穗最高亩产纪录[11/09]
- · 省农科院选育水稻品种‘浙优21’在福建试种亩产破“吨”[11/04]
- · 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取得显著进展——省农科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德清汇报实施进展[10/20]
菜心耐热性评价及酶促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作者:庞强强 周曼 孙晓东 张文 蔡兴来
关键词: 菜心; 耐热性; 酶促抗氧化系统; 高温胁迫;
摘要:为鉴定不同菜心品种的耐热性,以热害指数为评价指标对19份材料进行耐热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酶促抗氧化系统对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热害指数分析,筛选出耐热品种5个、中等耐热品种11个、不耐热品种3个。对耐热品种CX10、中等耐热品种CX17和不耐热品种CX13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发现,37℃高温胁迫时菜心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显著升高,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和CAT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从增加幅度来看,耐热材料中的电导率、MDA含量增幅明显低于不耐热材料,SOD、POD和CAT的活性,以及Mn-SOD、POD和CAT基因表达量则以耐热材料中增幅最大。在胁迫恢复3 d时,与胁迫时相比,所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高温胁迫影响了菜心酶促抗氧化系统的正常代谢,即使高温解除后也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但耐热材料可通过调节自身的酶促系统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