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大喜讯:省农科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01/22]
- · ‘浙粳99’再次双破双创“浙江农业之最”记录[12/17]
- · 省农科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资助[12/14]
- · 省委书记袁家军莅临省农博会省农科院展区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工作[11/20]
-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者发现新的稻瘟病菌细胞自噬抑制因子[11/12]
- · 省农科院选育甜玉米新品种‘浙甜19’打破浙江秋季鲜食甜玉米鲜穗最高亩产纪录[11/09]
- · 省农科院选育水稻品种‘浙优21’在福建试种亩产破“吨”[11/04]
- · 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取得显著进展——省农科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德清汇报实施进展[10/2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者发现新的稻瘟病菌细胞自噬抑制因子
发布时间:2020-11-12 14:33:00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Autophagy(IF5y=11.966)在线发表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林福呈教授团队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型的自噬抑制因子“MoVast1”,为稻瘟病防治开辟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学术论文题为“A VASt-domain protein regulates autophagy, membrane tension, andsterol homeostasis in rice blast fungus”。我院朱学明博士为第一作者,林福呈教授与刘小红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自噬是一种膜运输过程,能够将细胞质成分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从而保证细胞内环境稳定,并对不同细胞应激产生应答。研究人员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鉴定到两个含VASt 结构域的蛋白(MoVast1 和MoVast2)。ΔMovast1 突变体在稻瘟病菌的生长、产孢及致病性上存在严重的缺陷。通过Filipin(结合麦角甾醇)和FliptR(细胞膜探针,用于监测细胞膜张力变化)染色,自噬通量检测,MoAtg8 脂化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发现MoVast1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噬抑制因子,可通过调节细胞膜甾醇的含量来监测细胞膜的张力,从而调节MoTOR 的活性;通过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进一步验证了MoVast1 参与脂质代谢和自噬途径。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发现MoVast1通过减少细胞膜上甾醇含量来降低细胞膜的张力,而细胞膜张力降低导致MoTOR活性增加,进而抑制细胞自噬,启动细胞内鞘脂的合成以及细胞分裂。
稻瘟病严重威胁全球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稻瘟病菌具有典型的侵染循环,即通过产生分生孢子来传播病害。附着胞形成与否决定病菌是否成功入侵,该研究机理是国际研究热点。
近25年来,林福呈教授及其团队致力于稻瘟病菌致病机理和病害防治研究,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在Autophagy、mBio、Virulence、New Phytologist、PloS Pathogen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近106篇有影响力的SCI论文,着重在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开展研究,取得了国内外公认成果,论文他引达到7500余次。
上一篇:省农科院选育甜玉米新品种‘浙甜19’打破浙江秋季鲜食甜玉米鲜穗最高亩产纪录
下一篇:省委书记袁家军莅临省农博会省农科院展区指导农业科技创新工作